在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神龍工廠生產車間內,物流工人和各種機器人、精密儀器、機械臂交織在一起,每日都上演著工業化之舞。
10人每天接收近萬件零件
昨日上午,神龍武漢第一工廠行政驗收員韓喜紅從循環收貨室打出一份長單,開始逐一核對供貨商提供的零配件。
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內,韓喜紅都在接收同一種零件,反復在電腦上用同一指令打印接收卡,并到收貨點核對信息,但她絲毫不敢馬虎。記者觀察到,韓喜紅所接收的每組貨物標箱上,都有十幾組編號,分別代表零部件的批次、數量、型號等,這些信息關系到生產車間的正常供應,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。
“每天能驗收1000個標箱。”韓喜紅介紹,現在只需要在電腦上輸入相關代碼即可,系統會自動分析貨物批號和數量等基本信息,她只需動動眼睛驗貨,將一些包裝品相不好的配件挑出,并確認貨物信息是否匹配。
而在過去,這些標箱上的所有編號都要她手工錄入,每天要處理幾千組數據,一天下來工作量非常大。
記者現場看到,目前和韓喜紅類似的接收班組,只有10名工作人員,而他們每天需要接收的零部件接近1萬件。
而未來,韓喜紅可能會變得更輕松。神龍武漢一廠監管室經理彭延虎介紹,公司目前正投入大筆資金對系統升級,未來供貨商所有貨物都將打上物聯網的標簽,通過掃描后自動分類進入公司的物流超市,不用再進行人工分揀。
“智能機器人是新同事”
在電影星球大戰中,一個憨態可掬的小機器人“R2”能協助絕地武士駕駛戰斗機,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。而神龍工廠內,也有一批像“R2”一樣能干的AGV小機器人,協助物流工人。
徐剛在神龍從事物流工作已有6年,而這期間他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每年都在發生變化。“以前開的車是燒油的,現在都是電動的。”徐剛介紹,自己駕駛的拖貨車越來越小,而需要他動手做的事也越來越少。
記者注意到,像徐剛這樣的工人需要負責兩排貨架,在接到工廠內部的消耗指令后,他們第一時間將相關零部件裝上物流車,然后開著拖車將零部件運往各個工位,每天在廠區內往返行進12-16趟,如若每個環節都停車卸貨,不僅體力上吃不消,而且十分浪費時間。
而有了智能機器人做“同事”,很多問題變得簡單起來。在部分工位區,徐剛只需要將貨物放置在事先布好的貨架上,編好行進程序的AGV小機器人,便會自動將零部件運往生產線上,而徐剛則要努力跟上機器人的節奏。
徐剛每趟送貨的時間約在30分鐘左右,而這一數字會隨著小機器人的增多而逐漸減少。
“首批投入工廠的小機器人近20臺,物流配貨時間比以前要節約10—15分鐘。”徐剛介紹,現在和機器人做同事,未來則當它們的領導。目前機器人還只是在生產區小范圍使用,未來將逐步向物流超市延伸,直到整個物流實現全自動化。
托運汽車
全國城市